搜索
东隅丽春日,南陌采桑时。楼中结梳罢,提筐候早期。
风轻莺韵缓,露重落花迟。五马光长陌,千骑络青丝。
使君徒遣信,贱妾畏蚕饥。
猜你喜欢
邑中有好女,姓秦字罗敷。巧笑美回盻,鬓发复凝肤。
脚著花文履,耳穿明月珠。头作堕马髻,倒枕象牙梳。
姌姌善趋步,袒袒曳长裾。王侯为之顾,驷马自踟蹰。
城南日半上,微步弄妖姿。含情动燕俗,顾景笑齐眉。
不忧桑叶尽,还意畏蚕饥。春风若有顾,惟愿落花迟。
陌上三月时,柔桑多绿枝。
携筐行采叶,日暮畏蚕饥。
君来驻车马,相逢在桑下。
谩说同心言,不是知音者。
君贵多辉光,妾贱无红妆。
自信田间妇,难从天上郎。
长安画楼宇,无限如花女。
使君当早归,莫共罗敷语。
寅朝饮稀粥,饭后两束薪。货得二升米,支我有馀身。
身无饥火逼,安余无相神。神安佛土净,内外绝埃尘。
无间说般若,豁达启关津。火烧家计尽,全成无事人。
意懒还须步,愁多不更嗔。萧萧寒著树,咄咄老侵人。
未满穷愁愿,先分梦幻身。东风吹节换,送我泪痕新。
摩挲石林帖,太息岩壑诗。竹院茶话久,方斋酒行迟。
南游耆旧尽,北客子孙知。聚集麦秋日,飘流槐夏时。
百年才觉古风回,元祐诸人次第来。
讳学金陵犹有说,竟将何罪废欧梅?
这首诗回顾了宋诗的发展,批评苏黄后学抛弃欧、梅关注现实、平易自然的诗风。宋太祖到仁宗(960-1063)约100年时间里,文坛上总的倾向是承袭晚唐余风,内容单薄,文风华靡。尤以取法李商隐的西昆体缺乏李诗的真挚情感和深沉感慨,专门模仿李诗的艺术外貌,只注重音节铿锵,辞采精丽,又喜用典故,力图表现才学工力。这种诗风一直到北宋中的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等人从理论到实践上继韩柳提倡古文进行诗文革新才得以扭转。因此元好问称“百年才觉古风回”。“元祐诸人”指苏轼、黄庭坚、陈师道等诗人(其诗歌成就及流弊参看第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六首)。“金陵”是指王安石,王安石也是北宋大文学家,政治家。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公之治经尤尚解字,末流务为新奇,浸成穿凿。朝廷患之。诏学者兼用旧传注,·····于是学者皆变所学,至于著书以诋公之学者,且讳称公门人。”王安石变法失败后,王安石的一些著作被朝廷禁止,不少门人亦讳言是其门人,所以元好问说“讳学金陵犹有说”。但是苏黄后学、江西诗派不注重思想内容,一味求奇求变,连欧阳修、梅尧臣都废而不学,元好问责问批评了这种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