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崛起东南见伟人,行藏咫尺动星辰。丹心自许乾坤业,白首谁称社稷臣。
拥传百川劳灌注,持筹万国待经纶。遥知夏后功成日,灿烂玄圭出紫宸。
猜你喜欢
此生已愧须人扶,细学何颙免兴孤。岂有文章惊海内,几回书札待潜夫。
尊当霞绮轻初散,酒忆郫筒不用酤。不是尚书期不顾,五陵佳气无时无。
领袖三朝岳降神,乞归江畔有闲身。云霄北望犹明主,日月中原自老臣。
青玉乍携扶肮脏,玄圭载锡偃经纶。极知一水堪移棹,愁绝文园病肺人。
巨轴高悬照紫霞,平成功就世谁加。渠通上国三千里,堰护长淮十万家。
匝地甘棠偏捧露,参天垂柳不沾沙。傍观漫自工萋菲,白发臣心尽海涯。
国柱维天锡,由看福履并。明良期不偶,台斗任非轻。
出入三朝旧,弥纶百度贞。休休归雅量,籍籍仰鸿名。
拒拟投閒疏,能忘眷注情。麟袍昭宠渥,泉石被光荣。
结社时分韵,寻山或出城。堂因开绿野,会想肃耆英。
弧矢呈遐算,瀛仙降紫清。觥筹供里宿,莺燕杂歌声。
厚德冥应报,多贤宦夙成。晚生惭世讲,谣祝倚乡评。
□草还温相,心香表道卿。圣明需至理,颙望答升平。
寂寞愁红,对冷沼荒台,遮眼春光。依云傍日,已玉楼醒梦,有金井余芳。
前夜东风悄,尚未觉、繁枝退香。此花何似,似侣伶元,拥髻残妆。
空伤。泪滴铜仙,深严藏室,新移带草成行。红桑换劫,便葵麦玄都,一例悲凉。
短发羞簪绿,任暗吟、江头断肠。客怀同倦,暮雨吴歌,别自思量。
辇(niǎn)毂(gǔ)繁华事可伤,师师垂老过湖湘。
缕(lǚ)衣檀(tán)板无颜色,一曲当时动帝王。
帝京当年是多么地繁华热闹,回想起来,使人无限地伤感;李师师也老了,漂泊流落在湖湘的民间。
旧时的舞衣与檀板都黯然失色,饱受了风蚀尘染;有谁相信,她当年轻歌一曲,能使君王倾倒迷乱?
参考资料:
1、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06-207
辇:皇帝的车驾。古以“辇下”指京城。毂:车轮中心,有洞可以插轴的部分,同“辇”借指汴京。师师:李师师,汴京人。传幼年为尼,后为妓,色艺动京师。湖湘:洞庭湖、湘江一带。
缕衣:金缕衣,用金线盘绣的舞衣。檀板:唱歌时用来打拍子的檀木拍板。
《汴京纪事》诗二十首,痛感山川破碎,国家受辱,表达自己的忧伤与愤慨。这里选的是最后一首。
刘子翚写汴京的组诗,大多数通过今昔对比,列举熟知的事与物来抒发兴亡之感,所以在这首诗中举李师师的遭遇以表现汴京昔日的繁华已烟消云散。诗从李师师目前情况写起,说艳名压倒平康的李师师,在乱后流落湖湘,久经磨难后,颜色憔悴,歌喉也非复当年。诗感叹:李师师往时歌舞时所穿的金缕衣、所用的檀板现在仍在用,但都已经陈旧了,谁能相信她当年曾以美貌与伎艺使君王倾倒呢?诗写的虽然是人,主题却是从人的经历上反映国家遭受的不幸,达到了以李师师为典型反映社会动乱的目的。
通过描写往昔闻名的歌手、妓女寄托盛衰之感的七绝,在唐代就有不少出类拔萃的作品,最出名的是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诗云:“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写安史乱后,名歌手李龟年流落江南,杜甫与他相会,回想起开元盛世,不胜唏嘘。诗将今昔盛衰之感,隐藏在字里行间,使人黯然欲泪,如以“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反衬相遇的难堪,以“又逢君”点出今昔,烘托出感伤,都很见锤炼。刘子翚这首诗在主题上承继前人,但一开始就直述“辇繁华事可伤”,虽简捷明快,与杜诗比,就少了含蓄。刘子翚这首诗在写作手法上则与温庭筠《弹筝人》更接近,温诗云:“天宝年中事玉皇,曾将新曲教宁王。钿蝉金雁皆零落,一曲伊州泪万行。”在结构、布局及内容命意上,二诗都有相同之处。
李白才名天下奇,开元人主最相知。
夜郎不免长流去,今日书生敢望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