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弹压江湖耸市朝,相逢人尽说风骚。诗从南岳吟逾老,名得西山荐益高。
半世历官才幕府,午年还国尚郎曹。儿时曾诵先生句,镜里如今已二毛。
猜你喜欢
月明秋晓。翠盖团团好。碎剪黄金教恁小。都著叶儿遮了。折来休似年时。小窗能有高低。无顿许多香处,只消三两枝儿。
秋意不自适,况复登河梁。眷言送归客,徙倚见斜阳。
杂佩解席上,斑骓嘶路傍。风云感素节,弦管思清商。
菊残馀老蕊,蕙晚非新香。何以致叩叩,临行持一觞。
北风驾寒万窍号,声如八月江上涛。
又疑大鹏上青霄,南溟水击抟扶摇。
昆阳阵败虎豹嗥,撼城飞瓦千兵逃。
焚轮夜起狂终朝,直忧卷屋掀重茅。
我居门巷如荒郊,衾无缱罽裘无羔,
苦寒猎猎吹缊袍。笑引藤樽漱浊醪,
不妨高卧醉陶陶。梦骑天马腾长飚,
睥睨玉台阊阖高。风声诗兴两斗家,
醉中一扫白云谣。
笑玉女兮箭壶,轰丰隆兮鼓车。后蜚廉兮启途,驾屏翳兮游太虚。
麾冯夷兮与之俱,鞭海若兮叱天吴。掩归墟兮泄尾闾,㪺九江兮瓢五湖。
霖八荒兮泽槁枯,岁大稔兮民以苏。后土奏兮功力殊,上帝俞兮锡玄珠。
歘蜿蜒兮纷且娱,纕以佩兮朝清都。缤赤鳞兮光灼如,步夭娇兮天之衢。
载瑶舟兮骖琼舆,化神剑兮气吐嘘。旋下方兮辟奸䛕,御阴阳兮一吸呼。
神灵
出谷频回首,逢人更断肠。
桐乡岂爱我,我自爱桐乡。
亭亭画舸(gě)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hān)。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那高高的画船,系在春水边,一动不动。它在等谁?哦,是外出的游子,喝着别离的酒,情意正浓。
游子惜别,画船可不管;无论是烟波浩荡,无论是风吹雨打,它总是带着满船离愁别恨,驶向江南。
参考资料:
1、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55-156
亭亭:高高耸立的样子。画舸:即画船。半酣:半醉。
该诗首句是说一只漂亮的画船系在岸边的柳树上,表现的是一个“等”字。“亭亭”多用来形容姑娘之苗条、靓丽,作者却用来描写船,可见作者的构思不同一般。“系”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与刘禹锡的“只有垂杨绾别离”手法相同,且暗切题意,手法不同凡响。“春潭”化用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用笔老到,布局精巧。该句中没有正面写柳,但“系”字和诗题相照应,已暗示了所系之处。古代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因为“柳”谐“留”音,寓有惜别之意,因此,首联所展示的系舟杨柳岸的画面,恰是一幅春江送别图。
次句以“直待”接续,回答了等的对象:行人,也就是将要离开家乡的人。在船将发未发之际,送行者和行人依依话别,做最后一刻的流连。珍重彼此的友谊,珍重这别离的时刻,送行的人殷勤劝酒,“直到行人酒半酣”,这里含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意思。同时也表明,行人所以喝得半醉,一来是朋友情重,二来是为了排遣离忧。作者在上一句“亭亭画舸”停在水中这一特写背景下,创立了似乎是游春的场面,而下句转入离别,出现心理的反差,离别的黯然销魂的意况隐现在句中。这两句语言很含蓄,意思却很明白。这里不说人有情而怨别,却怪画船无情,无理而妙。
三四句作者直写离别。第三句在首句“点染的画船上做文章,说不管烟波浩渺,不管风风雨雨,行人终将离去,画船带走的只是离愁别恨。包含了送行者相留不住的怨情,也表现了行人欲留不能,不得不走的无奈,像是友人对行者的埋怨,又像是行者的自怨自艾,写得情意盎然。
末句将抽象的离恨,化为有形体、有重量的东西,使人分外感到离恨的深刻沉重,意象非常新奇。作者不写船带走行人,也不写行人的离恨,而是说船带走的是离恨,多了一层转折,加深了意境。同时把离愁悲恨这一抽象的情态想象成实在的物质,可以放在船上运走,就更为奇妙。此诗在新巧上做文章。作者把离愁别恨变成有分量的东西,可用船来载,在“愁”的分量上做文章,更加深切地表现了心中的凄苦,为人所称道。这一手法为后代诗人借鉴。好的比喻,好的意境,是不怕重复的。
该诗全篇构思精巧,把无形的别情写得具体、有形。作者用到如下几种手法:一是第四句中的“载”字,把抽象的别情化为有形的、可以被运载的东西,同时也显示出别情的沉重。这一形象化的说法,后来常被诗人所仿效;二是移情于物。似乎是无情的画舸,在经过一段沉默难耐的等待之后,只等行人上了船,便毫不迟疑地把人载向江南。人情无奈,迁怨于物,如此言情,深婉蕴藉。三是七绝诗通常分为两节,前两句与后两句间有一个转折,而此诗一气而下,使我们直觉得相别之干脆、舟行之飞速,不容人有丝毫的缠绵悱恻,有力地烘托出浓重的怨别之意。
蜀道天收碧落钟,六丁移路凿蚕丛。飞山夜挟风雷没,愁杀江南鬼五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