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
- 洞仙歌 湖天望月
- 喜迁莺 露筋祠
- 十拍子 雪月夜起望江涛,慨然有作
- 扫花游 其一 吴门早春和文十叔问韵
- 雨中山行
- 疏影 前题
- 临江仙 赋枯柳
- 别台咏怀 其三
- 菩萨蛮
- 云雾茶
- 重九前一日汉上酒楼独饮
- 濂溪墓
- 山中观物杂咏 其一
- 山中观物杂咏 其二
- 山中观物杂咏 其四
- 山中观物杂咏 其五
- 山中观物杂咏 其六
- 偕伯严云锦亭夜坐有怀梁节庵去夏同游
- 和范二雨登琴志楼
- 和范三题云锦亭
- 重五前一日出山作
- 将自唐山赴台湾同人赋诗赠行因和杨德甫兵部韵留别 其一
- 将自唐山赴台湾同人赋诗赠行因和杨德甫兵部韵留别 其二
- 将自唐山赴台湾同人赋诗赠行因和杨德甫兵部韵留别 其三
- 闽舟感怀 其二
- 书愤
- 赠台将
- 别台咏怀 其一
- 别台咏怀 其二
- 别台咏怀 其四
- 续别台咏怀 其一
- 续别台咏怀 其二
- 续别台咏怀 其三
- 续别台咏怀 其四
- 题林氅云郎中诗卷兼讽林时甫卿使
- 和氅云见赠
- 感事和氅云韵
- 寓台咏怀 其一
- 寓台咏怀 其二
- 寓台咏怀 其三
- 寓台咏怀 其四
- 寓台咏怀 其五
- 寓台咏怀 其六
- 续寓台咏怀 其一
- 续寓台咏怀 其二
- 续寓台咏怀 其三
- 续寓台咏怀 其四
- 续寓台咏怀 其五
- 续寓台咏怀 其六
- 台舟感怀 其一
- 台舟感怀 其二
- 台舟感怀 其三
- 台舟感怀 其四
- 游厦门南普陀 其一
- 初秋作
- 和伯严留题·鼻功德辅
- 和伯严留题·青松社
- 和伯严留题·粥饭寮
- 第六泉四绝句 其一
- 第六泉四绝句 其二
- 第六泉四绝句 其三
- 第六泉四绝句 其四
- 入庐山
- 山村雨夜送罗二还南昌
- 雨行至通远驿
- 雨霁隘口山行
- 青玉峡龙潭
- 归宗寺看月
- 喷雪亭瀑
- 万杉寺五爪樟
- 还琴志楼山居赠陈大范二罗二
- 栖贤涧石歌
- 范二赋琴志楼诗并寄由甫感其相爱作此答之
- 三峡涧连理松歌
- 张知县凤冈相访赠诗走笔答和
- 山中观物杂咏 其三
- 和伯严留题·飞虹梁
- 和伯严留题·鳌矶
- 和伯严留题·藏舟壑
- 游栖贤寺
- 游卧龙冈访朱子筑庵处用朱子韵
- 谢王使君送匡山紫芝
- 送南康王使君解官归里
- 云雾茶歌
- 登五老峰观三叠泉即送陈范罗三君别
- 海会寺
- 吴章岭出庐山是李白别内处
- 新正漫成
- 八犯玉交枝 榕城晚秋南归赋感
- 醉垂鞭 道中寄云姬,时惟玉姬随行
- 七娘子
- 菩萨蛮 山行即目
- 鹧鸪天 其一 五开道上
- 鹧鸪天 其二
- 金缕曲 靖州道中,是张紫帆填此词见寄处,再次其韵
- 秋蕊香 废庵访桂
- 唐多令 道中二十二岁初度志感,时九月五日
- 减兰
- 扫花游 晚秋梨花
- 夜行船
- 河渎神 题江上伏波庙
- 丑奴儿 船窗坐雨,兼闻雁声
- 河满子 闻雁
- 摸鱼儿
- 清平乐 因忆成梦
- 眼儿媚
- 宴清都 桃花源
- 临江仙 夜行桃源坞中
- 夜游宫 暝憩会仙桥,土人云:春时犹有桃花流出也
- 法曲献仙音 月下闻山寺步虚声
- 下水船 洞庭晚泊,望团山
- 散余霞
- 渡江云 秋帆
- 清波引 秋橹
- 潇潇雨 秋篷
- 定风波 秋缆
- 满江红 湖汊写望
- 多丽 为袁敬甫补悼亡
- 琴调相思引 十月十二夜
- 鹧鸪天 客自沪上归,言海上多传余艳词,赋此感旧。三首 其一
- 鹧鸪天 其三
- 一丛花 十三夜
- 凤栖梧 湖中夜听风涛,有感
- 凤凰台上忆吹箫 岳阳废楼寒眺
- 喜迁莺
- 念奴娇 乘月江行
- 庆春宫 桃花夫人庙
- 念奴娇 夜游赤壁,用坡翁元韵谱之
- 青玉案 小姑山
- 满江红 所租艇名满江红,即以此调赋之
- 采桑子 江行写怀,敬步家大人见忆韵
- 天仙子 江上逢过雁,敬借家大人韵
- 卜算子 岁暮江空,羁怀无俚,敬借家大人韵写之
- 采桑子 忆容园,敬借家大人韵
- 南乡子 自题洞庭看月图,敬用家大人韵
- 南乡子 其一 将抵白门,敬借家大人韵
- 南乡子 其二 野泊值小寒日,敬借家大人韵
- 金缕曲 泊皖城,忆张紫帆,三次前韵
- 踏莎行 其一 江南夜泊感怀,敬次家大人韵
- 踏莎行 其二 晓发梦归,次前韵
- 绣鸾凤花犯 湓浦江上得水仙一本,姬人限以周公瑾韵赋之
- 无闷 江南道中孤舟逢雪,荒寒情事,略见于词
- 琵琶仙 将踏雪白门,用白石吴兴词韵写意
- 忆黄梅 江雪思家
- 柳梢青 荻港即目
- 八归 雪中登鹊矶寺
- 贺新凉 采石太白楼,用洪稚存、黄仲则两家集中太白墓原韵
- 望远行 采石步仲则元韵
- 子夜歌 游莫愁湖,并展徐中山、曾文正遗像,湖上有王壬秋丈楹帖,辨莫愁非妓,与鄙见正同,词中因并申此意
- 八六子 秦淮雪后,一碧成冰,万影都销,凄然赋此
- 木兰花慢 题莫愁湖
- 蝶恋花 翠微亭
- 六州歌头 金陵吊古
- 离亭燕 独行金陵山水间,赋此凭吊
- 小桃红 买碧桃二本,供之莫愁小影前,赋此纪事
- 迈陂塘 雨花台吊古,用黄仲则白纻山元韵
- 采桑子 扬州吊古
- 扬州慢 舟泊广陵,用白石道人原韵赋感
- 望江南 题扬州画舫录
- 探春慢 客邸度岁有怀,用弁阳啸翁修门度岁元韵
- 南浦 泊镇江,用黄仲则此题此韵
- 念奴娇 登金山绝顶,次陆放翁招韩无咎游金山原韵
- 忆江南 其一 舟行淮阳高宝间,即事
- 忆江南 其二
- 忆江南 其三
- 忆江南 其四
- 徵招 春感,和叔问韵
- 扫花游 其二 初春江上载酒,有怀
- 一剪梅 渎川舟中听雨
- 齐天乐 其一 答叔问,和原韵
- 齐天乐 其二 叠韵
- 齐天乐 其三 再叠韵
- 齐天乐 其四 三叠韵
- 齐天乐 其五 梦雨初醒,讨春尚慵,叔问词来,依韵继作
- 卖花声 元墓晚归,月黄风黑,纪之以词
- 凤凰台上忆吹箫 其一 初夏感怀,和函楼韵
- 凤凰台上忆吹箫 其二 游顾氏园即事,用前韵
- 八声甘州 登灵岩,和吴梦窗韵
- 扫花游 游怡园,用张玉田韵
- 浪淘沙 自阊门放舟虞山
- 洞仙歌 丹阳道中寄内,用东坡改蜀主词韵
- 玲珑四犯 寄吴社诸子,用白石韵
- 沁园春 放舟大江至焦山,还,登北固甘露寺
- 探芳讯 白门访蒋二窗
- 夜行船 纳凉秦淮桥上
- 青玉案 清夜与二窗泛舟秦淮
- 三姝媚 泛秦淮,和二窗韵
- 惜红衣 其一 莫愁湖看荷花,连句,用白石吴兴荷花韵
- 惜红衣 其二
- 摸鱼儿 秦淮河舫连句,用郭频伽荡湖船韵
- 台城路 骑登雨花台
- 太常引 其一 秦淮遇雨,泊舟幽绝处,以此调写之
- 太常引 其二
- 念奴娇 玄武湖荷花,用白石韵
- 十六字令 寄玉可
- 探春慢 吴社诸子用白石韵连句见寄,和原韵答之
- 满江红 钟山谒明太祖陵
- 一萼红 忆吴门旧游,赋此解,寄社中诸子,用白石韵
- 忆旧游 自金陵往鄂渚,月下宿江上轮舟趸船,感赋
- 柳梢青 江行览古
- 扬州慢 鄂渚晤沈大伯华,用白石韵
- 醉春风 其一
- 金缕曲 其二 江湖
- 鹊桥仙 本意
- 归国谣
- 贺新凉
- 忆旧游 其二 柬紫帆,再用韵
- 大酺
- 天香 白桂花
- 水龙吟 其二
- 南歌子
- 卖花声
- 渡江云 十二月十三夜望月,和次香韵
- 水调歌头 初九夜对月,清感缘景,以坡韵赋之
- 八声甘州 连句再赋六忆 其一 来
- 琵琶仙 春江忆远,用白石老仙原韵
- 沈醉春风 其一 观音閤进香女伴词
- 江城梅花引 和次香韵
- 声声慢 秋声,用蒋竹山体
- 章台柳
- 琴志楼诗 其二
- 大江东去
- 无闷 听蛙声,悄然赋此解
- 摸鱼儿 丁亥七夕初返吴门,与同社诸子和白石辛亥秋期韵
- 瑞龙吟
- 忆旧游 题紫帆行卷
- 洞仙歌 其二
- 昭君怨 其二
- 解佩令 寄张荫庐广榕,用竹垞韵
- 江城梅花引 用陈西麓原韵
- 忆旧游 其四
- 三部乐 重九前一日同嵩林弟作
- 古香慢
- 洞仙歌 其三
- 梦游仙 其六
- 无弦琴 本名怨朱弦,王世贞自度曲。因用其体以檃栝归去来辞
- 汉宫春 忆春明旧游
- 梦游仙 其二
- 高阳台 咏菊二首 其一
- 丁丑重九前四日为余二十初度,制此书感,时在辰阳道中 其八 剔银灯
- 一半儿 其一 题聊斋志异
- 丁丑重九前四日为余二十初度,制此书感,时在辰阳道中 其二 叫声
- 月华清 新得绿衣,又埋紫玉,仍衔蝉之劫也。用旧韵悼之
- 凭阑人
- 解连环 登城南天心阁
- 满庭芳
- 绮罗香 红叶
- 西河 金陵怀古,用清真原韵
- 金缕曲 其一 乙亥元日,时在鼎州
- 四字令
- 浣溪纱 其八
- 金缕曲 其一
- 天香 水仙
- 梦芙蓉
- 金缕曲 其五
- 洞仙歌 其四
- 绛都春 社题春水二首 其一
- 题陈迦陵填词图,为张养如作 其六 古水仙子
- 月华清
- 梦游仙 其十
- 浪淘沙 水仙
- 满江红 其二 登榕城戍楼作
- 八声甘州 其六 去
- 忆旧游
- 徵招 红梅
- 暗香 咏桂
- 丹凤吟 忆凤词,用张蜕岩原韵
- 湘春夜月 其一 二月十五夜月
- 华胥引 其二 春宵月下忆远,仍用前韵
- 露华 寄余芷丞京邸
- 寿楼春 其二 叠前韵寄二窗金陵
- 鹧鸪天 有忆
- 秋思耗 得湘中故人书,用耒边词得秋锦书韵
- 长亭怨 其二
- 月下笛 其二 原韵题紫帆词
- 齐天乐 和白华,用叔问韵,时余将游庐山
- 梦游仙 其九
- 声声慢 雪珠
- 多丽 忆湘
- 梦游仙 其三
- 忆旧游 山中访梅,悄然动美人迟暮之感
- 忆旧游 春日题五榕江阁
- 玉簟凉 题次香悼亡词后
- 月下笛 紫帆结想西湖,填此词见示,余亦柳莺心许,梅鹤神交者也。依韵答之
- 清平乐
- 醉太平
- 十六字令
- 罗敷媚
- 水龙吟 榕城望雨词二首,和家大人 其一
- 孤鸾 供蜡梅一枝
- 念奴娇 以汉瓦当砚赠女弟玉俞,有词来谢,和韵答之
- 惜黄花慢
- 满江红 其三
- 促拍满路花 和白仙词四首 其一
- 碧牡丹
- 点绛唇
- 齐天乐 七夕
- 浣溪纱 其一 湘江舟行
- 沁园春 其一 二友词赠石重夫、陈白严
- 蝶恋花 其二
- 洞仙歌 七夕后二日携玉可泛舟葑门荷荡观白莲,遇雨,用东坡韵连句纪游二首 其一
- 甘州 和社友用玉田韵赠别
- 百字令 其一 麓峰秋眺
- 翠楼吟 鹦母为狸奴惊化,紫帆、次香各以词悼之。即两用元韵,兼为雪衣致谢二君也
- 金缕曲 其四 武陵王梦湘以慜
- 题陈迦陵填词图,为张养如作 其四 刮地风
- 高阳台
- 百字令 其二
- 惜分飞
- 金缕曲 其二 老将
- 谒金门
- 买陂塘
- 选冠子 赠韦伯谦学使
- 齐天乐 为王种㮙题美人画幅
- 南乡子 雄溪九日
- 玉烛新 和紫帆感事韵
- 天香 其一
- 促拍满路花 其四
- 潇湘神
- 买陂塘 自题天伦乐事图
- 阑干万里心
- 上江虹 九日登定王台
- 春光好
- 采桑子
- 惜红衣 黔山遇雪即景,有怀
- 钓船笛
- 唐多令 由湘湾泛舟归里
- 八声甘州 社雨初散,江春已深,小园暝游,如有所忆
- 金缕曲 其五 老妓
- 齐天乐 雪意
- 满江红 其一 题秦淮画舫录
- 解佩令
- 玉烛新 檃栝杜子美佳人诗
- 霜天晓角 梅意
- 木兰花慢 其三
- 逍遥乐 春草
- 金缕曲
- 湘月 赠唐浔舫
- 戚氏
- 浣溪纱
- 沁园春 其一 美人发
- 清商怨
- 满江红 残臈二十五日江路冲寒,赋此为蛮天雪印
- 高阳台 其二
- 柳梢青 送人归蜀
- 八声甘州 其三 食
- 题陈迦陵填词图,为张养如作 其五 四门子
- 忆旧游 申浦访雪,贞校书闻已玉容有主,赋此寄何诗孙
- 一萼红 其二
- 金缕曲 其三 老儒
- 八声甘州 赋六忆 其一 来
- 青玉案 闰三月,和家大人原韵
- 齐天乐
- 古香慢 忆桂词,用吴梦窗原韵
- 沁园春 其二 美人口
- 霜叶飞 悼王芷䑳,用玉田集中韵
- 湘春夜月 其二 三月十五夜月晕
- 玉漏迟 题次香悼亡草,即送其游白门
- 沁园春 申浦闻歌,赠花桂卿校书
- 忆旧游 社题春雨二首 其一
- 西江月
- 金缕曲 戊寅元夕
- 酹江月 其二
- 桃源忆故人
- 玲珑四犯 题冰如四兄秋隐图
- 渔歌子
- 梦游仙 其八
- 绛都春 其二
- 高阳台 其二 原韵柬紫帆
- 满江红 其一 渡黄河作
- 疏影 梅影,用红豆树馆韵
- 金缕曲 咏雪四首,用旧题 其一 闺阁
- 月下笛 其一 紫帆以此调题余词卷,仍用玉田原韵答之
- 风流子 其二
- 应天长 春夜闻归雁声
- 八声甘州 其二 坐
- 沁园春 小斋开同心兰一枝,为赋此解
- 丑奴儿令 其二
- 相见欢
- 醉春风 其三
- 忆旧游 其二
易顺鼎生于清文宗咸丰八年,卒于民国九年,年63岁。(现代中国文学史卒年同,年五十九岁。此从五续疑年录附录二)。与罗瘿公、何震彝、闵尔昌、步章五、梁鸿志、黄秋岳等并称为“寒庐七子”。
幼有神童之目,5岁能作对。15岁补诸生。工诗,十五、六岁时即刻印《眉心室悔存稿》,传诵一时,有“龙阳才子”之称。尝问业于王闾运,与宁乡程颐万、湘乡曾广钧称“湖南三诗人。”光绪元年(1875)举人。是年冬,北上应礼部试,取道江南,骑驴冒雪入南京城,遍访六朝及前明遗迹,一日成《金陵杂感》七律二十首。忠州李士芬号称能诗,读后大兴叹服,赠诗“烂熟《南朝史》,澜翻东海波”。但6次应试落第。年30,以同知候补河南,不久捐道员,总厘税、赈抚、水利三局,并督修贾鲁河工程,任三省河图局总办。光绪十四年以进呈三省河图,授按察使衔,赏二品顶戴。
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易顺鼎积极主战,参与刘坤一军幕。次年,清政府战败议和,拟割让台湾,赔银2万万两。易顺鼎兼程至京,两次上书要求“罢和议,褫权奸,筹战事”。未被采纳,投河自尽,被人救起,痛哭流涕。及闻时署台湾巡抚唐景崧等人成立台湾民主国,拟率军死守,易顺鼎决心赴台,“以只身人虎口,幸则为弦高之犒师,不幸则为鲁连之蹈海。”及至厦门,唐景崧事败已便衣内渡。得知刘永福在台南领导台湾人民继续坚持战斗,不顾友人和刘坤一力阻,葛衫布履,行李一肩,壮行台南助刘永福。刘拨给他3营兵力,援守台中,因军饷无着,回内地筹饷。及至筹得饷银5万两,抵涵江时,台中已为日寇占领,折回厦门。不久,全台沦陷。顺鼎两渡台湾,卒无所成,但不失为气节功名之士。
甲午战争后,易顺鼎悲愤交集,入庐山,于三峡涧上筑琴志楼隐居。两湖总督张之洞招人幕府,任两湖书院分教。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易顺鼎被委任督办江阴江防,寻调驻陕西,督办江楚转运。二十八年,调任广西右江道。他赋诗言志:“新词欲赋贺梅子,他日应呼易柳州”。到任后,革除骚扰损民之弊,严禁私收派费,清户口,发门牌,办团练,督修寨栅,清盗抗匪,保境安民,赈济灾民,发放牛种,发展农桑,深受士民感戴。三十四年,授云南临安开广道,旋调任广东钦廉道。次年秋,署广东肇罗道,后移高雷阳道。
辛亥革命后,易顺鼎赋闲居京,贫不能自存,与袁克文投契,被委为政事堂参事,后改国务院印刷局帮办。民国四年(1915)9月,他与湖南官绅及立宪派人士61人,上书参事院,要求恢复帝制。次年2月,任印铸局代局长、局长。袁氏帝制事败,顺鼎失意,发出“名士一文值钱少”的喟叹,漂泊京师,出入舞榭歌台,恣娱声色。民国九年(1920),因抑郁逝于京寓,终年63岁。
易顺鼎墓位于湖南省汉寿县,夫人墓与之并列。坐北朝南,墓冢高1.5米,底径4米,混泥土封顶,碑阴刻“显祖考易公实甫之墓”。易顺鼎夫妇墓修于1920年,由于年代久远,目前风化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