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残腊避新正,疾驰不可鞚。梅花相行色,更以风雨送。
伤哉绿林豪,支派出章贡。荐食今几年,金帛既充栋。
王旅走山泽,魄散失饥冻。空闻米粟廉,不救干戈痛。
冥冥纸钱底,千室罗盎瓮。祀先不暇尝,一夜惊入梦。
书生口击贼,自愧脱嘲弄。经营华阳马,想像丹穴凤。
融融声教中,焉得馀此众。由基执弧矢,鼷鼠何足中。
浮烟起南舍,春事行倥偬。桃寒强破蕊,鸟静独成哢。
诗情写物色,心匠与折衷。章草简阿戎,溪头试微讽。
忆昔蕤宾初,皇疾辍临仗。
维日白气亘,黑风复排踢。
俄传天柱折,忽若慈母丧。
帝本尧舜姿,末履转清伉。
敛衽接耆硕,高出文景上。
两宫悦孝子,九庙歆流鬯。
毅然整六师,霹雳无前向。
犬羊遁朔漠,鲸鲵蛰溟涨。
渊冲不凝寿,日表空殊相。
蜿蜿湖中龙,一夕拔惊浪。
回首哭苍梧,魂断湘南瘴。
念昨下明纶,臣也诚无状。
誓死叫阊阖,伸颈甘砧盎。
梁窦势如灼,汉廷色惆怅。
皇乃西园游,召彼侍供帐。
从容杯酒间,似让还非让。
未剖青琐封,已下金鸡放。
臣微讵足惜,统体关衰王。
历数古明辟,圣节畴能尚。
逝欲碎臣骨,吁帝不得尫。
攀髯眇莫及,痛哭桥山葬。
玉光动前星,朱符阐灵贶。
主器难久虚,勉起答群望。
金木欻为祟,太白昼相抗。
羯胡敢余侮,吾徒尽乘障。
呜呼榆台役,弃我六千壮。
踉跄战士骨,躐趿将军韔。
二竖固轻率,腐尸亦云当。
所恨国威辱,北鄙气凄怆。
钲鼓疑皇情,何以慰宸况。
凄凄建未月,临门遣征将。
纨曌作元戎,京军欲浮宕。
翻使沿边卒,束手遭棰掠。
揭嶭云中城,谁复扼其吭。
胡来风雨声,胡去横拍唱。
千村与万落,人烟奔漂荡。
婴儿贯高槊,志妇经衣桁。
狐狸叫破垒,落日悄苍漭。
此辈诚鼠窃,反覆亦难量。
骐骥驾盐车,虚名缚肮脏。
世岂乏颇牧,贱或执鞭杖。
琐琐登坛子,饱之则飞扬。
吁此良太枉,国忾何由畅。
水旱而秋雷,阴阳迭骄亢。
皇天虽至公,视之但坱々。
臣当历服始,谬进大夫行。
退朝实愤切,欲吐畏官谤。
武王秉黄钺,师事太公望。
列圣构梁栋,驾驭亦英匠。
先帝升遐日,临榻召三相。
气离清浊割,元开天地分。三才初辨正,六位始成文。
继天爰立长,安民乃树君。其明广如日,其泽厚如云。
惟昔我文祖,拨乱拒讴歌。三分未抚运,八百不陵河。
礼敷天下信,乐正神人和。风尘行息警,江海欲无波。
和泽(zé)周三春,清凉素秋节。
露凝无游氛(fēn),天高肃景澈(chè)。
陵岑(cén)耸逸峰,遥瞻(zhān)皆奇绝。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zhēn)秀姿,卓为霜下杰。
衔(xián)觞(shāng)念幽人,千载抚尔诀(jué)。
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雨水调顺整春季,秋来清凉风萧瑟。
露珠凝聚无云气,天高肃爽景清澈。
秀逸山峰高耸立,远眺益觉皆奇绝。
芳菊开处林增辉,岩上青松排成列。
松菊坚贞秀美姿,霜中挺立真豪杰。
含杯思念贤隐士,千百年来守高节。
顾我素志未施展,闷闷空负秋十月。
参考资料:1、(晋)陶洲明著,逯饮立校注.《陶渊明集》:中华书局,1979-5-1:61-62。
和泽:雨水和顺。周:遍。三春:春季三个月。素秋:秋季。素:白。古人以五色配五方,西尚白;秋行于西,故曰素秋。
露凝:露水凝结为霜。游氛:飘游的云气。肃景:秋景。《汉书·礼乐志》:“秋气肃杀。”澈:清澈,明净。
陵:大土山。岑:小而高的山。逸峰:姿态超迈的奇峰。遥瞻:远望。
开:开放。耀:耀眼;增辉。冠岩列:在山岩的高处排列成行。
贞秀姿:坚贞秀美的姿态。卓:直立。此处有独立不群意。霜下杰:谓松菊坚贞,不畏霜寒。
衔觞:指饮酒。幽人:指古代的隐士。抚尔诀:坚守你们的节操。抚:保持。尔:你们。诀:法则,原则,引伸为节操。
检素:检点素志;回顾本心。展:施展。厌厌:精神不振的样子。竟:终。良月:指十月。
《和郭主簿》第二首主要写秋色。写秋色而能独辟溪径,一反前人肃杀凄凉的悲秋传统,却赞赏它的清澈秀雅、灿烂奇绝,乃是此诗具有开创性的一大特征。古诗赋中,写秋景肃杀悲凉,以宋玉《九辩》首肇其端:“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往后秋景与悲愁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汉武帝的《秋风辞》、汉代《古歌》(秋风萧萧愁杀人)、曹丕的《燕歌行》、祢衡的《鹦鹉赋》、曹植的《赠丁仪》、《赠白马王彪》、《幽思赋》、王粲的《登楼赋》、阮籍《咏怀·开秋兆凉气》、潘岳的《秋兴赋》、张协的《杂诗·秋夜凉风起》等等,或触秋色而生悲感,或借秋景以抒愁怀,大抵皆未跳出宋玉悲秋的窠臼。而陶渊明此诗的秋景却与众迥异,别开生面。首句不写秋景,却写春雨之多,说今春调合的雨水(和泽)不断,遍及了整个春季三月。这一方面是《诗经》中“兴”的手法的继承,另一方面又把多雨的春和肃爽的秋作一对比,令人觉得下文描绘的清秀奇绝的秋色,大有胜过春光之意。往下即具体写秋景的清凉素雅:露水凝结为一片洁白的霜华,天空中没有一丝阴霾的雾气(游氛),因而益觉天高气爽,格外清新澄澈。远望起伏的山陵高岗,群峰飞逸高耸,无不挺秀奇绝;近看林中满地盛开的菊花,灿烂耀眼,幽香四溢;山岩之上苍翠的青松,排列成行,巍然挺立。凛冽的秋气使百卉纷谢凋零,然而菊花却迎霜怒放,独呈异采;肃杀的秋风使万木摇落变衰,唯有苍松却经寒弥茂,青翠长在。难怪诗人要情不自禁地怀想这松菊坚贞秀美的英姿,赞叹其卓尔不群的风貌,誉之为霜下之杰了。
善于在景物的写实中兼用比兴象征手法,寄寓强烈的主体情感,是此诗的又一显著特征。诗人对菊举杯饮酒(衔觞),由逸峰的奇绝,松菊的贞秀,自然联想、怀念起那些与逸峰、松菊颇相类似的孤高傲世、守节自厉的古代高人隐士(幽人),他们千百年来一直坚持着(抚)松菊(尔)那种傲然特立的秘诀要道,其高风亮节真是可钦可敬。这里,赞美企慕“幽人”的节操,也寓有诗人内在品格的自喻和自厉。然而这只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却是“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拟古》之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之五);“或大济于苍生”(《感士不遇赋》)的宏图壮志。《杂诗》之二已作于五十岁左右,但仍感叹:“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晚年所作《读山海经》中,还义愤填膺地大呼:“明明上天鉴,为恶不可履。”赞扬“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咏荆轲》中又歌颂:“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这一切都说明诗人终其一生,也未忘情现实;在向往“幽人”隐逸的同时,内心始终潜藏着一股壮志未酬而悲愤不平的激流。这种出处行藏的矛盾心情,反映在此诗中,便逼出结尾二句:诗人检查平素有志而不获施展,在清秋明月之下,也不由得老是厌厌无绪了。
由此可见,写秋景的清凉澄澈,象征着幽人和诗人清廉纯洁的品质;写陵岑逸峰的奇绝,象征着诗人和幽人傲岸不屈的精神;写芳菊、青松的贞秀,象征着幽人和诗人卓异于流俗的节操。从外在联系看,以秋景起兴怀念幽人,又从幽人而反省自身,完全顺理成章;从内在联系看,露凝、景澈、陵岑、逸峰、芳菊、青松等意象,又无不象征着“幽人”的种种品质节操,无不寄寓着诗人审美的主体意识,真是物我融一,妙合无痕。而在幽人的精神品质中,又体现了诗人的精神品质;但“有怀莫展”之叹,又与那种浑身静穆的“幽人”不同。
以松菊为喻写人或以松菊为象状景,前人早已有之。《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但这只是单纯取喻说理。屈原《离骚》有“夕餐秋菊之落英”,虽有象征,但只是抒情中的想像借喻,并非景物写实。曹植《洛神赋》中“荣耀秋菊,华茂春松。”是用菊松喻洛神的容光焕发,所比仅在外貌而非内在品质,且仍非写实景。左思《招隐》有“秋菊兼餱粮,幽兰间重襟。”是化用《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和“纫秋兰以为佩”二句,性质亦同。其《咏史·郁郁涧底松》中喻寒门才士受抑,亦非写实。至于钟会、孙楚的《菊花赋》虽是写景,却并无深刻的象征意义。真正把景物写实与比兴象征自然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当自渊明始。苏轼评陶云:“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选语精到之至,遂能如此。如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冷斋诗话》引)读这首诗,深知苏评确非溢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