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有腹夫谁肯贮愁,笑他宋玉浪悲秋。
征鸿纵使声多恨,怎得无声过小楼。
猜你喜欢
数声雁送故乡愁,唤起沧江万顷秋。
料想日寒风色惨,可堪寂寞冷沙洲。
阶前树影开还合,叶底蝉声短复长。睡起更知茶味永,客来聊共竹风凉。
百年才觉古风回,元祐诸人次第来。
讳学金陵犹有说,竟将何罪废欧梅?
这首诗回顾了宋诗的发展,批评苏黄后学抛弃欧、梅关注现实、平易自然的诗风。宋太祖到仁宗(960-1063)约100年时间里,文坛上总的倾向是承袭晚唐余风,内容单薄,文风华靡。尤以取法李商隐的西昆体缺乏李诗的真挚情感和深沉感慨,专门模仿李诗的艺术外貌,只注重音节铿锵,辞采精丽,又喜用典故,力图表现才学工力。这种诗风一直到北宋中的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等人从理论到实践上继韩柳提倡古文进行诗文革新才得以扭转。因此元好问称“百年才觉古风回”。“元祐诸人”指苏轼、黄庭坚、陈师道等诗人(其诗歌成就及流弊参看第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六首)。“金陵”是指王安石,王安石也是北宋大文学家,政治家。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公之治经尤尚解字,末流务为新奇,浸成穿凿。朝廷患之。诏学者兼用旧传注,·····于是学者皆变所学,至于著书以诋公之学者,且讳称公门人。”王安石变法失败后,王安石的一些著作被朝廷禁止,不少门人亦讳言是其门人,所以元好问说“讳学金陵犹有说”。但是苏黄后学、江西诗派不注重思想内容,一味求奇求变,连欧阳修、梅尧臣都废而不学,元好问责问批评了这种风气。
坩鲊有几许,直欲致一甘。岂知圣善意,见此转不堪。
此毋天下毋,清风使人惭。
石濑溅溅响若雷,缝螭骧首踏波来。满河桃浪妒颜色,一朵火云扶霸才。
岂有衣香惊魏殿,更无团扇过章台。要跨金埒横门道,待我勤王赐宴回。
安排寒事做年华,老手薇垣第一家。
神女先驰行雨旆,冯夷随翦舞风花。
万尘并纳真平等,一色横陈绝点瑕。
养乐堂前清赏处,贺班方退紫宸衙。
边云寒色与愁浓,酒味何由入颊红。
眼看飞鸢来堕水,心随去骑欲追风。
亲朋立望千山外,笑语殊思一饷同。
问舍求田吾已决,不于湖海较穷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