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羽人重周游,踪迹半天下。渡海窥蓬壶,寻云历嵩华。
朝登徂徕顶,夕眺琅琊台。盘桓三珠树,酝藉九霞杯。
长生大道应无外,婴儿姹女遥相待。金鹅结蕊养神丹,玄牝垂根长脐带。
学道何妨暂出山,收琴卖药到人间。五侯七贵希相问,抱得瑶笙鹤上还。
还山宴坐璚林久,龙虎峰南一回首。秋风入洞雁蹄霜,忽忆乡山菊花酒。
归来宛是辽城鹤,满面犹酣太玄酪。仙歌未了泪纵横,残日潇潇陇树声。
谁知云水烟霞性,也动松楸霜露情。寒冬别我无诸郭,遥指仙都在寥廓。
横天鹤影佩声微,惟见千山雪花落。
猜你喜欢
溪边新结小团瓢,户外宁知市与朝。无供也须留客坐,有花何必待人邀。
自知疏懒性成癖,谁谓清闲福未饶。如此长贫亦韵事,不妨卒岁混渔樵。
垂杨叶老莺(yīng)哺儿,残丝欲断黄蜂归。
绿鬓(bìn)年少金钗客,缥(piǎo)粉壶中沉琥珀。
花台欲暮春辞去,落花起作回风舞。
榆(yú)荚(jiá)相催不知数,沈郎青钱夹城路。
垂杨的绿叶已老,莺鸟在哺育幼雏,柳絮不再吹绵,黄蜂儿已不见踪迹。
头发漆黑的少年伴着金钗女郎,手执银壶,仍在琥珀美酒中沉溺。
花台已经向暮,芳春就要告辞,晚风吹起了落花,正在半空中飞舞。
夹城路结满榆荚,似在催游人归去,哦,夹城路,一条青钱铺就的路。
参考资料:
1、滕学钦疏译.李贺诗歌全集简疏:中国书店,2010.09:第3页
残丝:游丝也,虫类所吐之丝,飘浮空中。沈约诗:“春风起春树,游丝暧如网。”
绿鬓:乌黑的头发。年少:少年。金钗客:指女郎。缥粉:青白色。琥珀:松柏树脂的化石,色淡黄或红褐,此指琥珀色的酒。
沈郎:晋代沈充,《晋书·食货志》载吴兴沈充铸小钱,谓之“沈郎钱”。青钱:榆荚,色白,成串,形似钱。夹城:唐代长安东城墙为双重城墙,中有路,很宽大,是帝王自宫中赴曲江、芙蓉园游览的通道。
首二句写暮春景象,诗语无片言只字言及暮春,远比明言还要强烈。因为四种物色的形象是那样鲜明,有力地打人人们的感官,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可以看出:那育雏的春莺就栖止在浓枝密叶之中,那欲绝的游丝也正伴着黄蜂飘然飞去。动静相问,层次分明,交织成一幅浑融的圆面,见出诗人运笔状物之妙。
次二句转入人事活动。两句诗只摆出青春少年,妙龄女子,青白色的酒壶中满盛着琥珀色美酒,不再说什么,而一幅青年男女游春宴饮的画面已呈现在我们眼前。至于那宴饮的具体情景,是否“宾既醉止,载号载呶,乱我笾豆,屡舞欺缴”,都留给人们凭借自己的经验去加以补充。艺术的启示力极强,含蓄而有余味。将这两句与首二句合观,宴饮乃发生在暮春背景之下,这不禁又发人深省。明媚春光,可谓良辰美景。男女游赏,可谓赏心乐事。面对暮春,他们是想用赏心乐事去冲淡良辰美景即将逝去的失落心境呢?还是惶恐于良辰美景的即将消歇,想更多享受一些赏心乐事呢?总之,两种情景的重合,使这两句诗从字面之外喷薄出一股珍时惜逝、汲汲不可终日的浓郁情思。诗意不是出自诗语所叙,而是产生于甄种情景的配合,耐人品味,妙不可言。
诗的后半句写大好春光无可挽回地逝去。这样一点简单的意思,用了四句诗,却不觉冗长,其中大有奥妙。“花台”二旬将花与春充分拟人化,写得生动引人,情意缠绵。本来是春去花谢,主动者在春,诗人却偏偏反转来说,花谢春归。由于花事欲暮,不免使春兴味索然,要黯然辞别归去了。然而花对于春,又是那样饱含系恋之情。你看,花瓣虽已离枝,却还要做一次最后的挣扎,随风回旋起舞,它是多么想用自己的生存留住那美好的春天。这落花恋春的背后又何尝不括含青年惜时的深慨。落花的情态又不免诱发一个问题:它那竭尽生命的努力,便能留住春天吗?这使得后两句很自然地成为这一问题的回答,一呼一应,迭宕有致。四句诗里隐含一问一答,以落花为问,以榆荚为答,构思巧妙,笔路活脱,意趣盎然。
这首诗形象凸出,色彩鲜明,无论是垂杨春莺,残丝黄蜂,还是绿鬓金钗,落花青钱,无不、以其分明的形色深深印入人们脑中。而其组章造意,含蓄奇掘,攫人思绪。这些都表现了李贺诗艺术的特色。
长忧非生意。
短愿不须多。
但使尊酒满。
朋旧数相过。
秋风七八月。
清露润绮罗。
提瑟当户坐。
叹息望天河。
保此无倾动。
宁复滞风波。
端居岁复穷,闭户守冲澹。风阴原野悲,月黑庭除暗。
淅沥静先知,崩奔谁与探。坐想青瑶林,寒光生素艳。
抚摩二字圭三复,公直一心衡不欺。
去岁春归留不住,今年春色来何处。
洛阳处处是桃源,小车渐转东街去。
仆夫取水古龙塘,水中木佛三肘长。随波俛仰如簸糠,并流拯之置道傍。
衲衣著帽僧伽装,里人观者如堵墙。相与筑室临沧浪,荷盖荃壁辛夷梁。
三日屋成小而香,野草江花荐芬芳,烬烟昼清夜灯光。
乃知实相无立乡,人人性中普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