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江城烽火连三月。不堪对酒长亭别。休作断肠声。老来无泪倾。
风高帆影疾。目送舟痕碧。锦字几时来。薰风无雁回。
李弥逊为南宋初年颇有民族气节的官吏。曾任校书郎、起居郎、户部侍郎等职,并担任过庐山知县、冀州知州等地方官。他主张抗金,反对与金议和,为秦桧所排斥,晚年归隐连江西山。这首《菩萨蛮》当作于南宋初金兵大举南下时。当时金兵逼近长江,情势危急,为避兵灾,词人送别妻子去南方,词就是写了这送别时的一幕。
词的起句即交代了送别时的背景和地点,为下文张本。“烽火连三月”,三个月来兵火不息,人民离乱,这才会有江城送妻子离开之举。分别,不是丈夫宦游他方,而是妻子避难,心情自然不同一般。长亭之上,虽然设酒饯别,可是“不堪对酒”。“不堪”。不能忍受之意,包含有妻离子散之苦,国破家残之痛。因其“不堪”,其妻泪下如瀑,悲声漫江,词人反劝其“休作断肠声”,自己已是“老来无泪倾”。自己泪泉已涸,并非不动情,而是老泪已尽,这正是极度悲愤的表现。词人这时的心情惨痛至极,强敌当前,内奸弄权,自己还得坚守御敌阵地,也可能朝不保夕了,这才把妻子送走。这里说休作断肠声,比放声哭嚎更为凄怆,说老来无泪,比写涕泣涟涟更为伤心。
词的下片紧承上片,写目送帆影远去的情景。“风高帆影疾,目送舟痕碧”,“风高”和舟疾相联系,船去得很快,词人伫立江岸,眼看着船在水面留下的长长波痕。妻子身去心留,他希望她去得快,早离祸地;又希望她走得慢,难舍难分。“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词人凝望近眺之态,呼之欲出。缘此,也可想见妻子立于船头,望着丈夫鹄首翘望的身姿,想着抛撇丈夫于锋刃之间的危殆,断肠声如高风呜呜,伤心泪似江水滔滔。末二句“锦字几时来?薰风无雁回”,化用“雁足传书”和“织锦回文”的典故。“薰风”指南风。初夏时南风吹,鸿雁早已飞往北方,“锦字”无法捎回。妻子此去,归期难定,讯息难盼,生死未卜,词人内心的痛苦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可想而知。
这首词由实写到虚,由近写到远,由己写到人,从别前写到别时、别后,层层渲染,步步深透,写情臻于极致。尤其“休作断肠声,老来无泪倾”,以超常思维写感情状态,出乎常情,又入乎寰中,更使词产生了惊魂震魄的力量。
猜你喜欢
昨宵失睡仍朝起。愁人向乏销愁计。凉日上珠兰。秋风一味寒。
添衣窗下坐。冷燕檐前过。燕语似将离。丁宁春社时。
断肠春色还馀几。可怜一半催归去。帘外草凄凄。帘前燕子泥。
香尘迷紫陌。闷把栏杆拍。多恨不成妆。故园天一方。
聘钱两万何妨赠。要偿未必偿难尽。底事一年年。银河远似天。
既为天帝女。婿又天孙许。何处有离愁。人间忙不休。
西风一夜霜团屋。丹枫界破寒筠绿。蛩语替幽心。教成秋士吟。
流光如羽迅。看看玄鬓。斜日转长松。僧房又晚钟。
绿衫人在春阴院。闲坐冷如秋。略无花影到。堆满一帘愁。
功名饱听儿童说。看公两眼明如月。万里勒燕然。老人书一编。玉阶方寸地。好趁风云会。他日赤松游。依然万户侯。
晴窗睡起炉烟直。香云堕髻娇无力。溪水碧涵空。拒霜深浅红。坠鞭还驻马。缥缈珠帘下。自是意中人。临风休障尘。
晴风吹暖枝头雪。露华香沁庭中月。屏上小江南。雨昏天际帆。翠钗香雾湿。侧鬓云松立。灯背欲眠时。晓莺还又啼。